收藏本页

欧洲网 > 经济 >

“我只想让人们用上最好的面条机”(图)

2013-08-01 10:0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

 

 

 

   


    人物背景:1986年出生的盛宏彬今年刚满27岁,而在珥陵镇积庆工业园却是一位大学生创业名人。聊起自己今天的成功,他调侃说从小喜欢“调皮捣蛋”拆东西的好奇心成就了他今天的自己,而他在创业创新的路上,并没有因为阶段性的成功而满足于当下,“我的目标不是金钱,我就是喜欢搞面机技术研究,我想做最好的面机,引领面机技术一直向前走。”盛宏彬想要走在全国面机技术的最前列,所以在这条路上,他从未懈怠过,从最开始每个省市推销自己的面机,并且手把手的教会买面机的人怎么运用买来的机器,怎么省时省力省钱,到现在,他的面机销往海内外,但他仍然一心扑在更先进实用的面机技术上。他说,“专利研发出来如果不能与市场接轨,就没有实用性,只有当专利转化为生产力才会有价值,我只想让人们都能用上我研制的最好的机器。”

    今天,人们吃着镇江锅盖面、邵顺兴锅盖面,甚至吃着挂面、饺子等有感于面制食品带来的美味时,我们知道,能有这么多面条产出,全靠面机技术的革新,而很多人却不知道,这一技术革新竟是出自于江苏丹阳市珥陵镇的一位名叫盛宏彬的农家小伙。在高中毕业前他从来没有接触过机器,只靠从小喜欢拆电动玩具保持着好奇心,高考后暑假打工的一次偶然机会,催生了他要提高面机技术的想法,于是,他敢想敢干,在申请全自动皮子机专利后,他仍然没有止步,一直钻研——

废寝忘食
发明盛毅牌自动面机

    在丹阳珥陵镇积庆工业园6号,记者眼前的这位小伙盛宏彬今年刚满27岁,大学毕业4周年,而如今他已经从同学口中的小盛成了生意人口中的盛老板或者盛总。毕业的几年间一跃成为老板,并在全自动皮子机和面机领域成为佼佼者,这一切都归结于他的刻苦钻研和坚持不懈。
   
    “还记得是在2005年的时候,我刚刚高中毕业,想要去感受一下社会,积累一点社会经验,就去了一个小作坊做面条,但是这个作坊的老板不大会经营,每天只能生产半包面。”盛宏彬觉得这种手工生产面条的机器产量太小,工序太烦,并且传统撒粉方式造成面粉到处飞扬,既浪费又呛鼻子,“很多时候干面粉呛得我直流鼻血。”于是如何提高面机工作效率这种想法的种子在盛宏彬的脑海里种下了。并且他敢想敢干,有过这个想法之后,便回家开始查询面机的构造,以及相关的原理。

    “有的时候,他都忘了吃饭,半夜还不睡觉,就是在研发这个机器怎么换代更新。”盛宏彬的父亲说,每次看到孩子拿着一本自己记录的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机器知识,便百感交集,“虽然我以前在南京第一汽车制造厂和一些老式面机厂有几十年的经验,在这个上面有点基础,但是也不知道在哪里使劲,也只能干看着,他妈妈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几次都劝我阻止他,认真上学才是真道理,但是我觉得孩子喜欢,就一定要让他坚持做下去。”盛宏彬的父亲说。

    大学期间,盛宏彬学习的是机电专业,这使得他优化皮制机的想法更加丰满,在自己已经着手的机器上更加改进修饰,“其实改进的机器在上大学之前我就设计出来了,只是在上学期间,把一些东西改进得更好了,到了毕业的时候,我就决定自己开一个厂。”

    而正在选择发展地点的时候,积庆村党总支、村委会向盛宏彬抛出了橄榄枝,“村两委干部尤其是村党总支陈斌锁书记当时给我爸妈说,希望我能回来发展。”盛宏彬说,正当自己徘徊之际,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又感谢于村里给出的优惠条件,他便回乡创业。

    “其实,回来发展也没什么不好,因为在这里起步的话启动资金要稍微低一些,对我刚开始发展来说压力稍微小一点。”盛宏彬说,他本想在大城市里起步,这样的话市场比较广,但同时也面临压力比较大、竞争激烈等一系列问题,“村“两委”的邀请恰好是一个机遇,我希望能在这里发展自己的事业,做好自己的面机。”

    回乡之后,盛宏彬一刻也不闲着,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面机研究中,“其实看见爸妈每天忙碌的身影,我真希望能够帮帮他们,减轻他们肩头的负担,但是我不善于种地,我不能把自己的青春浪费在我不喜欢的事情上。”于是盛宏彬没日没夜的研究自己的面机。

    “大概和毕业同步时间,我的新型面机就设计好了。”盛宏彬说,皮制机和面机生产的路上尽管是一点点小的改动和提升都很难,“机器的影响因素不只是自身的性能,甚至是气候都有可能会影响到生产,因为各地的气候不一样,机器的运行和机器的材质方面都需要特别的注意。”

    经过刻苦专研,2010年11月16日,盛宏彬研制的“盛毅牌全自动多功能面机”面世,这一发明改变了传统面机功能单一和因撒粉不均、粘幅度大而造成的手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同时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污染。另外,它具有自动出面、撒粉、自动叠皮、切面的功能。特别是它采用了自动喷雾式撒粉器和高效平稳叠皮装置,这些都是传统面机所不具备的,因而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同时还注册了“盛毅牌”的商标。

艰苦创业
成面机行业领头羊

   
    “全国这类新产品都是我们厂最先有,一般全国各地的特殊机器都是我们厂生产的;还有自动切面的机器,全国只有我们生产,也只有我们能生产;自动机撒粉、横向切面、叠面一次出来,无需人工,我们这个机器主要就是技术革新,省事,单是为了研究自动切面,我就研究了半年时间。”盛宏彬说,现在他的厂子仍然不大,但技术遥遥领先,并能定制客户所需要的各种特殊机器。

    盛宏彬的厂现在很受全国各地客商的欢迎,然而厂子刚启动时,“一文钱”却难倒了“英雄汉”,俗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光有想法没有资金一样完成不了梦想,还是在2005年盛宏彬暑假打工的档口,盛宏彬抓住机遇,以8000元接手一个小作坊,然后整顿后一个月出手卖了28000元,光是转手就净赚两万。然而,光靠两万多元加上父亲在企业打工和母亲种地的积蓄,很难建起一个厂,“没有钱我就自己赚。”盛宏彬说。

    走上正轨之前,盛宏彬采取了“迂回路线”,“一下子没有那么多钱我就先从小事做起。”盛宏彬回家之后,开始做起了面条,“因为刚开始做面条的话启动资金小,要是做得好的话很快就能赚到钱。”一步一步的积累资金和经验,之后便和父亲、舅舅三个人开始生产中型面条机,“当时没有生产设备,就在家里配件利用高额的外协加工,然后自己安装,任何工序都需要很精细。”

     当生产了几台机器时,没有市场,为能卖出去,盛宏彬从一个研发者成为了产品推销员。“第一站到河北跑了一个多月,没有一个人需要,因为这个产品的体积大,河北地贵门面小,虽然很多客户对这个新产品感兴趣,但是听说这么大个机器都摇摇头头。”盛宏彬并没有泄气,而是立即转战云贵川,“因为西部城市地价相对便宜门面大,所以他第一站就到了贵阳,当时很多意向客户,可惜没有一个客户敢于尝试。”在贵阳的一个农贸市场,一个客户十分想要这样的新产品,但又不肯出定金,“他也害怕不能见到机器,所以500元的定金都不愿意出。”后来盛宏彬提出一个想法,他先把面机物流到贵阳,客户去看好机器先付一部分钱,等拉回家帮他调试好再付清尾款。“当时我比较兴奋,心想能有第一笔生意了,但是在陌生的城市,我很害怕,因为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不应许我有任何闪失。”在一番复杂的思考之后,他仍然决定搏一次,通知父亲发货,等机器到了客户家里,盛宏彬花了几天时间手把手的教会客户使用机器,客户当时非常满意。发货途中,盛宏彬辗转于贵州另外几个城市销售推广,“当时一个做面条的家族看过之后,一笔就定下六台皮子机,当时我的心里就想喝了蜜一样。”

    盛宏彬收到定金后立即回家赶制机器,有了这一批客户,资金终于流转起来,有了一次成功的经验,盛宏彬来到成都,又落实了一批面机的订单……如此全国奔波一年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村干部在交谈中提到自己在做一种新型面条机,销量不错,只是苦于没有厂房。村党总支书记陈斌锁当即决定,全力支持盛宏彬回村创业,盛宏彬利用自己挣得的钱,启动资金虽然不算很多,但在2011年3月4日,“江苏省丹阳珥陵盛宏彬面机厂”终于成立了。

    “刚开始的时候,一年只能生产几十台面机,员工也只有4、5个。”盛宏彬说,“要让用户对全自动多功能面机放心试用,就要教会他们使用的方法。”为此,他免费为客户提供学习机会,不单是机器的操作和使用,还培训新手压面条,为提升自己,盛宏彬也跑遍大江南北去学习各地的面条的压法!

    “刚开始推销自己的面机时,我基本上每天都在跑,每天都在讲机器的功能,手把手的教会每一个有意愿的顾客。”盛宏彬在跑销售的几年里,瘦了十几斤,也黑了不少。“不仅给人家分析利弊,还教人家怎么做面条、饺子皮等,最后做出来了,他们才真正相信我这个机器的功能齐全和高效率,并且性价比很高。一般的话像这样的机器,如果他们在其他的地方买,需要十几万,但是如果在我的厂里定制,要省下来几万元,并且还能够按照顾客的要求‘量身’定制。”

    顾客感受到新机器的实用之后,很多人便开始购买。一台、两台……盛宏彬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厂子也开始忙碌起来。在记者采访时,恰好有一位来自东北的客户赶过来定制面机。“我朋友推荐过来的,他说综合比下来,只有这边的机器最好,所以我就坐了20多个小时火车过来了,这次希望能定制一套回去,如果用得好的话,我会继续给其他的朋友推荐的。”盛宏彬的面机、皮子机不仅销往大江南北,也销往海外,“我的机器是通过上海、福建、广东、广西等一些有出口权限的人销售到外国。”

    为了能帮助儿子打理厂子,母亲放下了种地的活儿,帮助儿子经营面机厂,父亲也从其他厂辞职回家专门调试成品、把关质量。盛宏彬说,不管再忙,他的机器都必须经过调试后才能出厂,“我必须要对客户负责。”

不为盈利
只想推广高效率面机

    “我的目标就是要走在面机技术最前列,并且将专利转化为生产力推向全国。”盛宏彬说,如果只是抱着自己的专利自我感觉良好,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他想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实惠。“以前有好多专利都只是专利而已,没有转化为生产力,都白白浪费了,我想做最好的面机,并且让人们都能用上最好的面机,如果我只是一个研发者,不去跑市场,那么人们用不上我的机器,如果我只知道生产机器赚钱,那么人们用不上最好的面机,所以,我既要做好一个研发者,同时我还要做好一个推销员,让人们及时用上最好的面机。”

    盛宏彬现在的厂里规模越来越大,生产量不断增加。“其实,如果我全身心的只为生产机器的话,产量翻几番我可以,现在我们的面机已经是国内顶尖水平了,但是我还想做得更好,让面机技术更上一层楼。”盛宏彬的皮制机和面机现在已经有18个系列,上百个品种。“他只是喜欢技术研究开发,这是他的爱好,他总是觉得别人没有的我要有,别人有的我要做得更好。”盛宏彬的父亲说,盛宏彬平时忙碌于各种技术交流学习,飞往各地教别人怎么用机器等忙得不亦乐乎,一般在家呆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

    在和人们交流技术和指导人们使用机器的过程中,盛宏彬也会从中做出总结,以便将面机做得更精确实用,“机器就那么几个大的功能,我们能做的就是将机器的功能做得更好,能够在一些细节上更加完善,提高机器产面的效率,让人们更方便使用。”

    尽管自己已经做到面机里的巅峰水平,但是盛宏彬仍然会时常虚心请教同行的人,“因为每个人在做面机的时候都会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心德,这些都值得我去学习,并且还有很多不从事这一行业的,有的时候给的一些建议也很实用,所以,虚心请教是必须的。”

    “我觉得,在现在这个社会,家里的孩子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已经很好了,能像他这样吃苦耐劳,反而带领全家走上了致富路,并且也让当地部分村民在他的企业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我觉得这个孩子以后肯定会大有作为。”村民说。

   在研发的同时,盛宏彬也是一个有心人,“在做面和煮面的时候多留留心,在和做面条、卖面条、开面馆的人平时聊多了,渐渐地摸索出了一套配方——“纯天然健康面条”,现在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我觉得平时做个有心人,这样不仅能够把机器做得更加完善,也能交到很多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