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艺术 >

奢侈品牌“借”高定赚足眼球 各大牌“私人化”竞争白热化

2013-08-23 18:3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

    2009年,古琦在中国成功布点9处;卡地亚在中国内地开了8家精品店;宝格丽则在中国内地新开14家店。2013,在欧美市场奢侈品大牌业绩下滑之时,中国市场却一路走红,夹带着“中国是奢侈品诺亚方舟”的风声,法国高定奢侈品牌巴黎美爵MATZO PARIS首次进入亚太市场并将旗舰店落户北京金宝街,这预示着奢侈大牌将掀起近10年来最大的一次中国潮,据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将是其扩张的重点区域。

\

  从中国汉朝张骞把中国举世闻名的“奢侈品”丝绸转运到罗马帝国开始,中国人就与奢侈品有了不解之缘。再到秉承着“把钱花光 为国争光”的原则,横扫欧洲奢侈品市场,中国人在奢侈品市场打响了名号。中国经济的腾飞吸引大批国外奢侈品牌踊跃进入中国市场,进一步加速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壮大。

  几乎所有奢侈品牌都计划保持或增加在中国的投资:巴宝莉目前在华店铺数为40余家,计划在未来几年增加至100家;爱马仕2009年前9个月在全球增开了9家店,其中有两家新开在了中国;巴黎美爵MATZO PARIS首次进军中国,并计划在五年内在中国增加到20店;菲拉格慕计划在未来三年在中国新增10家店面。从传统百货商场的联营制到连卡佛的买手制,从代理制到品牌直营店,奢侈品与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近,而目前在中国开设专门店已成为世界顶级品牌进驻国内市场的最普遍的方式了,各种零售业态出现也让奢侈品行业更显繁荣。在全球奢侈品业绩普遍下滑的情形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扮演了“拯救”欧洲奢侈品业的角色。

  随着奢侈品牌的不断加入,国人对于奢侈品的认知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新富阶层更注重品牌的时尚度与私密性。千篇一律的样式与有钱即可得到的“奢侈品”已经被排除在外,高端私人定制与独一无二成为国人对奢侈品的新需求。面对以往“高高在上”的奢侈品品牌,曾被广为流传的“Made in China”一说法已经摇身变成了“Made for China”了。

  高端奢侈定制品牌巴黎美爵MATZO PARIS选择在此时进入中国可谓是顺应“国情”之举。巴黎美爵 MATZO PARIS 以私人定制著称,其产品线涉及珠宝、腕表、箱包、香水、化妆品、内衣以及婚纱、配饰等众多领域,在每个领域都颇有成就。与其他拥有悠久历史的手工艺家族不同,巴黎美爵 MATZO PARIS 家族在讲究精细的手工制作工艺的同时更加强调产品的设计艺术及个性服务。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个性化服务上成为奢侈品大牌竞争的主要方面。香奈儿掌门人KarlLagerfeld用一场“巴黎——上海”的主题秀毫不掩饰地讨好着中国观众。而爱马仕为中国特别推出的新品牌“上下”是爱马仕首次在中国创立品牌,希望以此来推出价格相对低的产品来拉拢更多潜在的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奢侈大牌选择中国面孔作为代言人,范冰冰等女星的成功代言绝不仅仅是因为对其个人知名度的偏爱,更因为其具备的“中国元素”。

  专家分析,这与中国的新出现的奢侈品消费阶层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更追求品位和个性化消费,他们的示范效应让白领、小老板等也开始把目标放于个性化私密服务之上,从而形成一种“排浪式”的消费浪潮。各大奢侈品牌则趁机抓住机会“笼络”中国消费者,并将目标锁定于高端订制与私人消费上,把奢侈品再次由大众群体推向有特殊意向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