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艺术 >

“闽南故宫”——白礁慈济祖宫

2014-05-30 15:11 来源:香港新商报
(白礁慈济祖宫保生大帝神像)
 
    香港新商报张艺报道,白礁慈济祖宫位于福建闽南漳州角美白礁村,神医大道公——保生大帝于宋太宗太平同国四年(公元979年)农历3月15日出生在这里的一渔民家,姓吴名夲(“夲”为讨小海的意思)。吴夲生前行医济世,得道后白礁父老在其修道济世之处,集资改建庙宇立像供奉,取名龙湫庵。据说,白礁慈济祖宫是宋高宗履行祖上仁宗为神医大道公建皇宫的诺言,于公元1150年启国库,派大臣改建龙湫庵为现存的二层皇宫式庙宇,距今已有864年。白礁慈济祖宫素有“闽南故宫”的美称,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礁慈济祖宫)
 
    慈济祖宫皇宫式文化探究
 
(慈济祖宫三进五门)
 
    站在慈济祖宫庭前,可望其周围群山连绵起伏,祥云缭绕,与四周民宅相比,祖宫气宇巍巍,让人肃然起敬。
 
    登上石阶步入慈济祖宫,可见三进五门,这是皇宫式建筑特点之一。三进即三殿式,分前殿,正殿和后殿;五门即中间三门,左右又有文武朝门。
 
    祭台是历代天子祈求玉皇大帝时朝拜的专属地方。在慈济祖宫天井里,我们看到静沐在阳光里的祭台雕着飞天神女像,历经岁月洗礼的石檐已显得古老而凝重。管理人员王清发介绍,祭台是建宫的原物,已有864年。
 
(慈济祖宫五爪长龙)
 
    慈济祖宫正殿的四根蟠龙石柱也是建宫原物,石柱上三条落地长龙张开五爪,蜿蜒盘旋,活灵活现,一条五爪冲天龙,呼啸而上,欲冲云霄。自古以来,龙分等级,常见为三爪龙或四爪龙,只有皇宫或由皇帝所赐建筑才配五爪龙。这座祖宫里,到处雕刻着神态各异的五爪龙。
 
(雕刻龙凤的如意藻井)
 
    道教文化里,公庙正殿顶上修筑八卦藻井,也叫如意藻井。普通道教公庙在凿井中央刻八卦,慈济祖宫的八卦凿井中央则北雕龙南刻凤,显示了特殊的帝皇之尊。
 
(慈济祖宫重阳谢三顶)
 
    沿着木梯上二楼,皇家重阳谢三顶(普通宫庙正殿只有一级屋顶,慈济祖宫正殿有三级屋顶)富丽堂皇,黄色琉璃瓦金光闪闪,庙顶双龙戏珠欲抢欲让,灵动逼真,庙檐所雕珍禽贵木,亦静亦动,精美绝伦。
 
    二楼左右游廊挂立铜钟和大鼓,显而易见这便是皇家钟鼓楼。慈济祖宫管理王清发告诉记者:“钟鼓楼也称观礼台,类似于天安门城楼。”时值正午,长廊观礼台上,已有很多香客在这里凭高望远,探究祖宫文化与历史。
 
    保生大帝传奇故事
 
    穿针引线救国母  保生大帝——吴夲是位孝子,父母早逝。他立志学医,十七岁开始四处拜师,博通群籍,苦炼岐黄。吴夲求东汉华佗之术,走战国扁鹊之道,游走民间,不分贵贱,行医救人。
 
    据说宋仁宗母后得疾,遍请名医均医治无效。行孝悌的宋仁宗贴出皇榜广招良医,承诺如果能治愈母后疾病,要什么给什么。正在京城行医的吴夲示意弟子揭榜。弟子不敢,害怕治病不好招来欺君之罪,苦劝吴夲。吴夲说:“医者父母心,我今天揭榜不图荣华富贵,只感仁宗一片孝心。我们行走江湖,本来就为治病救人,乞丐也好,动物也罢,我们都要救治,何况国母?”
 
    吴夲揭榜入宫,宫中人士通过询查,知道吴夲只是农村的土郎中,在京城也没有自己的医馆,到处游医,很不可靠。他们把线搭在床头,让吴夲门外引线候脉。吴夲把脉说,这脉象纹丝不动,犹如木头,无法诊断。第二次宫中人士把线搭在皇太后的宠猫身上,吴涛把脉说,这是禽兽的脉象,我怎么能依着禽兽的脉象给国母治病。说着起身告辞。宫中人士不禁起敬,连忙挽留,第三次终于把线搭在太后手上,吴涛诊出太后乳疾,隔幔炙艾柱,铜针刺背脊,丹药内服,经一番调治,太后病愈。
 
    吴夲向仁宗辞行,仁宗皇帝要封他太医,留宫中永享富贵。吴涛说;“我志在修道,医治百姓病痛,民安则国安,这难道不也是皇上您的心愿吗?”仁宗看吴夲去意已决,便承诺为吴夲建造一座皇宫以作报答。
 
    斗转星移,宋代皇家为吴夲建立皇宫的诺言直到宋高宗时期得以实现,这就是现在的白礁慈济祖宫。宫中正殿刻有对联:“圣德渊深引线提针救国母,神庥泽澓烧丹炼药拯生灵。”
 
    救治动物如救人   在保生大帝供台上,有一只老虎,尊称虎爷。虎爷面前设香炉,一样受香客供奉。
 
    传说虎爷是一只有修行的老虎,因伤害了良家妇女,被骨头卡住喉咙,如不医治将危及性命。虎爷得知吴夲在附近村庄治病,便守在他每天必定经过的道旁等候,跪求救治。
 
    吴夲为老虎检查后,知道老虎犯了戒律,便责难它并要他保证以后改过才肯施救。虎爷频频点头。据说得救之后的老虎没有回归森林,而是跟在吴涛身边,行治病救人之德。
 
    吴夲58岁那年,为了一急诊,上白礁村境内文圃山采药,不慎跌崖,得道升天。虎爷从此不吃不喝,一起得道。村民为吴夲立庙的同时,也把虎爷供奉在庙里,以念虎爷的忠义。
 
    见证闽台一家亲 吴夲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救人不分贵贱。在民间,仅泉漳两地,救人无数,受人敬仰。泉州花桥地界的百姓称他“花桥公”,“帝君公”;东山一带的百姓称他“先生公”,白礁本地一带的百姓称他为“大道公”……吴夲得道后,人们立庙祭祀,祈安祷佑,无不灵验。历史上,各代皇帝也不断给予追封,“公”、“侯”、“英”、“惠”、“真人”、“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
 
    慈济祖宫主殿两边陪祀东、西圣侯,东、西圣侯即宋高宗在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敕庙白礁时,奉命入闽监督施工的官员。主殿上保生大帝神像光彩奕奕,头戴金冠,身披龙袍,脚蹬龙履,蓄有短须,两眼炯炯有神地直视前方。据说保生大帝神像坐在井盖上,以世代镇住井里妖魔鬼怪。为保井里妖魔不出来害人,保生大帝金身不能出巡。受四方百姓要求,庙里塑像二帝,三帝,代为出巡。
 
    明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闽南沿海渡海收复台湾,部分忠贞军特地从“白礁慈济祖宫”迎请二帝神像,作为保护神随军东渡,于农历三月十一日在台湾台南学甲镇头前寮将军溪安全登陆,以后部分忠贞军在这里定居,并建“学甲慈济宫”奉祀“保生大帝”神像。三百多年来,每年的三月十一日,台湾各地保生大帝庙宫都聚集学甲慈济宫,举行规模盛大的“上白礁谒祖祭典活动”。
 
    学甲慈济宫对联写道:气壮乎天万众同参学甲地,血浓于水不忘白礁乡。
 
    如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台湾善信到白礁慈济宫谒祖进香。
 
    文化艺术宝库
 
    白礁慈济祖宫历史悠久,被誉为“闽南故宫”。祖宫不仅教化意义深远,其造型奇特,是研究皇家文化的鸿伟建筑;宫中存有的石刻、木雕、壁画、书法、对联、剪粘等作品星罗棋布,均属上乘之作,是一座研究传统艺术的瑰丽宝库。
 
    慈济祖宫的“龙泉井”,为皇帝赐封“龙泉圣水”,保生大帝生前为病者煎药就用这口井的水,如今井边的药槽还保留完整。井水水质甘醇,久旱不涸,书称:千年古井,龙泉圣水,活人无数,造福人生。
 
 (慈济祖宫国母狮)
 
    位于祭台前的国母狮乃宋代名匠雕刻,为明朝朱棣文皇后为感神恩所赐。
 
(慈济祖宫神奇壁画)
 
    正殿背面精绘“神奇壁画”——“四顾眼弥勒佛”。壁画与庙同龄,在历史长河中弥勒佛笑口常开。无论你从哪个角度观赏他,弥勒佛和童子们的脸庞,身体始终朝向你,注视你。管理员解释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八百多年前就掌握了立体画原理,而从唯心学上看,菩萨的注视警告世人,无论你身在哪个方位,菩萨始终都在注视着你。”
 
    门前两根方形石柱也是建庙之初的古物,上刻竹叶笔迹对联;“慈心施妙法,济众益良方,保我德无量,生民泽利长。”系先贤书,笔迹不凡,意味深长。(摄影/文: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