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要闻 > 热点 >

美媒:中俄“组合”将成为西方国家的强劲对手

2014-05-19 21:48 来源:海外网

 
    2014年2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前握手。
 
    海外网5月19日电 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5月20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上海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这是中俄元首在今年内的第二次会晤,同时也是习近平担任中国国家主席之后普京首次访华。
 
    目前,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因乌克兰危机正处于自冷战之后最严峻的对抗状态,所以,普京此次访华无疑具有重大意义。美国媒体普遍认为,中俄两国很可能会在普京访华期间签署天然气合作协议,这对双方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中俄将签署天然气协议
 
    据美联社5月16日报道,尽管美国曾经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不要破坏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的作用,但是在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中国依然计划与俄罗斯签署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天然气合作协议。
 
    美联社报道称,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Jacob Lew)不久前访华时曾向中国领导人表示,美国政府不想看到任何国家与俄罗斯签订贸易和投资协议,从而破坏西方对俄的经济制裁。
 
    但是,HIS环球透视咨询公司的分析师雷切尔·卡尔夫特(Rachel Calvert)表示,中俄签署天然气协议的进程并不会因为美国的不满而中断。
 
    欧亚集团的两位分析师莱斯利·帕尔蒂-古兹曼(Leslie Palti-Guzman)和艾米丽·斯特罗姆姆奎斯特(Emily Stromquist)则认为,中俄于本月完成天然气协议签署工作的可能性为80%。两位分析家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目前,乌克兰危机正在破坏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联系;在这个时候,中俄签订天然气协议将会成为俄罗斯“重要的战略胜利”。
 
    另外,帕尔蒂-古兹曼还表示,“这一协议对中国和俄罗斯来说无疑将会是双赢结果,但是我认为,俄罗斯比中国更迫切地希望签署该协议。这一协议将会显示出,当西方通过经济制裁对俄施加压力之时,俄罗斯已经成功进入了另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俄罗斯将通过这种方式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将自身塑造成东方世界和亚洲可靠的能源供应商。”
 
    另据彭博社5月19日报道,美国银行分析师凯伦·科斯坦尼亚(Karen Kostanian)上周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和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于完成天然气的签订。俄罗斯希望将自己的天然气出口多样化,进而减少对欧洲的依赖;与此同时,中国希望能够实现能源进口多样化。”
 
    美联社报道称,中俄天然气协议谈判从十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一直因价格分歧而停滞不前。但是,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俄罗斯已经被西方国家所孤立,所以俄方面临着在价格上做出让步的压力。
 
    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实行的联合经济制裁加剧了俄罗斯的经济问题。目前,俄罗斯经济增长缓慢,另外资本流失情况也比较严重。
 
    中俄“组合”未来将挑战西方
 
    据《国际财经时报》5月14日报道,和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在最近几个月一直在稳步加深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中国企业已经参与到了俄罗斯通往克里米亚的桥梁修建项目;另外,中国企业还与俄罗斯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公司(Novatek)展开了合作,共同向一个价值270万美元的液化天然气项目进行投资。
 
    欧亚集团表示,如果中俄天然气协议能够顺利签署,那么这将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并会继续推进中国的环境议程。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媒体《沙漠太阳报》(The Desert Sun)5月17日刊文称,自从二战结束之后,北约成员国就一直担心中俄这对“组合”。过去,北约担忧的主要是中俄的军事力量,但是现在,中俄“组合”带来的经济影响可能更让欧盟和美国担忧。
 
    文章称,从很多角度而言,俄罗斯将经济重心转向中国是有道理的。这可以扩大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客户群,可以让俄罗斯提高出口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另外,向中国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的收入也是俄罗斯政府所急需的。
 
    文章表示,俄罗斯能够满足中国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另外俄罗斯还拥有先进的军事设备和天空技术。普京已经与中国领导人展开了全面的经济军事对话,希望换取中国的商业和工业产品出口。目前,中国的商品出口主要是针对西方国家。
 
    文章最后指出,乌克兰危机或许已经成为中俄加深合作的催化剂。未来,中俄形成的人口、自然资源和军事力量“组合”将会成为西方国家强劲的竞争对手。(博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