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 >

阳光满地的《走合作化道路》

2021-10-28 08: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阳光满地的《走合作化道路》(我心中的红色经典)

 

尚 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0月28日   第 12 版)

 

  走合作化道路(油画)
  高潮 中国美术馆藏

 

  在我的记忆中,画家高潮的油画《走合作化道路》特别具有阳光感。超宽的画面构图展现了一群冀中农民过节似地入社的情景。画面大胆地强化了近景阴影的处理,这片阴影反衬出入社的农民沉浸在初春阳光温暖而喜悦的氛围里。我对此作的深刻印象,显然来自画家通过油画光色的艺术魅力所表达的主题寓意。虽然画面中的那些农民具体在做什么的情节早已模糊,但北方乡村那种黄土地上的阳光和与这片土地相谐调的天蓝色却长久地镌刻在我的记忆中。

 

  对于该画作者高潮,我虽略有所闻,但对其艺术经历并不详知。去年冬天,“高潮绘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让我对其一生的艺术演变历程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尽管耄耋之年的高潮先生在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均有佳作产生,但《走合作化道路》这幅油画却始终被认定为他一生最富光彩的作品,甚至在同时期相关题材的其他绘画创作中,高潮的此作也似乎形成了不能被替代的经典意义。展览举行期间,在中国美术馆圆厅正中央展陈的这幅原作,从画面里透射出的阳光依然灿烂,仿佛作品描绘的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兴起的伟大变革穿越了时光隧道,跃然于人们面前。

  新中国成立了,石破天惊地在中国历史上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为了解决缺乏牲畜、农具和资金的个体经营的困难,党和政府提倡农民“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开展劳动互助。

  这幅《走合作化道路》描绘的正是广大农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报名加入合作社的热烈场面。画面中心描绘的是一位老汉执笔在大红纸上报名的情景。坐在桌子前的是村会计、干部,他们身后即画面右侧近景人物,是已入社的农民,身边堆放着已归入集体所有的农具及其他生产资料。画面最左侧是一位牵着牛、提着犁正在向这里走来的中年男性农民,而在这位男性农民和报名处之间,则有位推着自行车的乡干部正和他身旁的农民们攀谈。这位身穿灰蓝色上装的中年人,很像是到各村调研指导合作社工作的干部,他和画面上牵着孩子来摸情况的大婶、大伯亲切交谈,或许也表明了实行“走合作化道路”必须坚持农民自觉自愿的工作原则。画面的制高点由三个情节相互呼应:在画面中间偏右的是正在张贴横幅标语的人们,在构图上起到了突破画面上限的支撑作用;右侧是敲锣打鼓的一组情节;左侧稍远处则是一位挥舞着帽子的青年,在向他的亲友们呼喊。这一形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而且也与其他两组制高点的人物形成呼应。

  画面情节描写要求呈现较多的人物。画作的可贵之处,便在于画家为这些众多人物设计的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这里既有老农的形象,如画面中心那两个已入社和正准备入社的老农,表明最难做通思想的老人都动了心思;也有中年农民对加入高级合作社的坚定和期待,如在已入社的人群里那个腰杆笔直的中年农民和提着农具、牵着牛笃定走来入社的农民等;还有那个时代已提升家庭地位的农村女性形象,她们夹在入社的人群里,体现了农村女性在入社问题上拥有的话语权。

  作为一幅多人物组合的主题性油画,该画作将画面人物分成背光中的人群和受光中的人群,从而使众多的群体人物形象处于两大板块之中,有效地解决了画面的整体节奏问题。而背光中冷色的高级灰恰恰体现了该作在油画色彩运用上的技巧。画作在整体上统一于油画色彩的一种高级灰调,即使天空的蓝、喜纸的红、布衣的黑,都被这种灰调所统一,从而显现了用复色来描写真实光色的油画艺术色彩创造。

  这样的色彩语言运用及多人物组合的情节性绘画,无疑显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油画深受苏俄影响并进行本土化探索的时代色彩。高潮正是这个时代培养的中国油画家代表。他自幼生长于河北农村,对家乡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有着真切的生活与情感体验。他于1948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求学期间思想进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北平艺专的外围组织“地下艺联”,曾为和平解放北平做过许多秘密工作。1951年8月,还在中央美院读书的他毅然参加了抗美援朝志愿军,在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积极开展舞美设计和阵地宣传。1954年8月,他从朝鲜战场返校复学。《走合作化道路》是他毕业留校后受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委托创作的第一幅革命历史题材画。为深入了解那时广大农村掀起的合作化运动,他曾赴河北故城县和山东德州郊区农村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此作描写的人物形象、环境氛围无不具有那些乡村的风土特征。这幅画作的成名,也奠定了他追求淳厚朴实的画风。他去年在中国美术馆的个人画展以“淳朴至真”为主题词,可谓是对他一生以表现乡村、刻画人民为艺术之本的最贴切的概括。《走合作化道路》画面洒满的阳光,不仅是对现实的描写,更是他这个经历过地下斗争和战火淬炼的艺术家的心理映射,所以才如此的灿烂而温暖。

  (作者为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