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露 四川成都报道

2025年10月,成都高新应急管理局历时4个月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应急管理系统数据更新工作圆满落幕。此次更新覆盖4大类11小类调查对象,如学校、街道、社区等累计更新数据462条,为辖区精准防灾减灾筑牢“数据底座”,提供核心底数支撑。
回溯工作背景,2020年7月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启动全国第一次风险普查,为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奠定基础。2024年11月《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更新应用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印发,明确要求开展数据常态化年度更新,核心目标聚焦“摸清家底、动态数据、基层实际情况”。

为确保工作高效推进,成都高新应急管理局结合实际全面梳理需更新调查对象,实施差异化任务分配,同时联动社会工作部、教育体育局、卫健局等7个部门,集结街道灾害信息员、社区网格员、专业技术团队共200余人,构建起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的工作体系。数据采集环节采用“线上+线下”双轨模式,线上实时响应并解决各单位填报难题,线下深入核查对象现场,实现调查数据精准更新。
数据质量是此次更新的核心要求。坚持“谁更新、谁负责”原则,严格遵循“自下而上、逐级审核”规范,针对调查对象,综合运用软件质检、人工自检、核查审核等多层把关方式,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补充修正,最终将数据误差控制在1%以内,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经过三轮严格审核,本次更新覆盖应急避难场所、危险化学品企业、城市隐患点等领域,重点梳理辖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减灾能力底数。精准反映高新区自然灾害风险现状,为科学制定防灾减灾救灾政策、合理调配应急资源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下一步,成都高新应急管理局将深度挖掘此次数据更新成果的应用,持续提升区域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以扎实的数据支撑与务实的防救防控举措,切实守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